• 手机版

诈骗立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诈骗未遂的立案标准

100人浏览   2024-08-01 15:17:15


诈骗作为一个法律名词,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还是蛮多,像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等。


  律师在线

一、诈骗未遂的立案标准

  这个问题应该是指“诈骗罪未遂的认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未遂具备以下三个特征:行为人已着手实施犯罪、犯罪未得逞、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谓“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并非出于行为人的意愿而是遭遇的客观障碍,被迫停止。这是用以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标志。

  一般诈骗(既遂)的基本构造为:欺骗或隐瞒行为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或者第三者取得被害人处分的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这五个因素具有原因与结果的关联,并且存在固定的先后顺序。

  一般诈骗罪是以行为人着手实施欺骗行为,作为区分诈骗犯罪预备与诈骗罪未遂的标志;又以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作为区分诈骗犯罪未遂与诈骗罪既遂的标准。

  因此,我们可以将诈骗罪未遂的认定标准总结为:行为人已着手实施欺骗行为,但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实际取得财产。

  二、诈骗罪需要什么证据

  刑法没有具体规定某类或者某个具体罪名需要有哪些证据才能认定犯罪,因此指控犯罪的证据适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七类证据,分别为: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

  对于诈骗罪的证据,应当侧重搜集证明行为人存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的证据。法院认定为诈骗罪,需要同时具备人证物证,证据不充分无法随意定罪。首先要看实施诈骗的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如携款逃跑、资金用于非法活动、挥霍等都可以认定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其次,还应看行为人是否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行为,而且必须要求被害人是自愿地交出财物的,这方面的证据如短信等;最后,得看行为人诈骗数额是否达到法定的标准,关于诈骗罪的数额标准,各地的标准不完全一样,基本是处在3千到1万之间,北京的立案标准是5000元以上,构成诈骗罪的起刑点。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十三条

  犯罪未遂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十四条

  犯罪中止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多多少少也应该知道,诈骗未遂的立案标准是只要受害者能够证明诈骗未遂的存在,并提供足够的证据以此证明,法院是会立案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