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从问世以来就极其引人关注,开口不言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可知《红楼梦》的风靡。此后几百年间,《红楼梦》一直处于中国文学的高峰。虽说很多人表示读不下去,但不否认《红楼梦》的文学地位。因作者有意“真事隐”,“假语存”,使得《红楼梦》留下了太多话题,甚至形成一门“红学”,专门研究其文化价值!今天讲讲《红楼梦》的一个争议,就是到底讲述的是明朝事还是清朝事,或者成书于哪个朝代。对此,双方支持者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首先,宁荣二府的设定,代表了兴衰交替。
贾家分为宁荣二府。宁国府为长,荣国府为幼。宁国公和荣国公是兄弟,弟弟荣国公的功劳比兄长宁国公大,所以爵位高。这种设定放在王朝兴衰交替上,作者隐晦的表达了天下大同,民族一家亲的普世价值观。
我们假设宁国府代表明朝,明已经灭亡,所以称宁;清随之统治,所以称荣。二者是兄弟一家,所以谈不上什么取代。与之雷同的,贾赦作为兄长只得到爵位虚职,代表明朝是过去的荣耀;贾政是弟弟却得到了荣国府的继承,代表了清朝继承了原本属于明朝的一切。
宁国府贾敬酷爱炼丹和道士胡孱不管事,有爵位偏考取功名,高中乙卯科进士;贾珍将宁国府差点没翻过来,身上大有明朝从弘治到正德以及嘉靖皇帝的影子。荣国府老祖母带着一群儿孙又类似清初孝庄皇太后带领一群儿孙的经历。
《红楼梦》成书于明末清初,必然会有时代印记。明亡清兴是大兴亡,曹雪芹借此佐证贾家兴衰,是小兴亡!用大兴亡讲述小兴亡,以大见小更容易理解《红楼梦》所讲述的兴亡故事。
【二】红楼梦原文存在大量清代戏剧作品
那么《红楼梦》到底讲述的是明朝事还是清朝事呢?这点争论根本没意义。曹雪芹本就没想写历史,只是依托历史讲故事而已。原文中虽有大量清代的戏剧作品出现,足以证明红楼梦成书于清朝,其受到了大量清朝历史的影响。
《红楼梦》十六回,贾元春省亲大观园所点四出戏,其中《豪宴》出自《一捧雪》,为明末清初李玉所写。《乞巧》出自《长生殿》,为清初洪升所写。
同样十六回,龄官表演的《相约》《相骂》两出剧目同样出自清初昆曲名剧《钗钏记》。
二十二回,薛宝钗生日,王熙凤所点《刘二当衣》是产生干乾隆年间的一出弋阳腔滑稽戏。
薛宝钗所点《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又叫《山门》、《醉打山门》)同样是清代戏剧。该戏见于邱圆《虎囊弹》一剧中,收入《缀白裘》集子,也见于《忠义璇图》……
一系列清代的戏剧已经能证明《红楼梦》是以清朝为蓝本的架空历史小说。就像《金瓶梅》借宋朝故事为蓝本讲述明末社会变迁一般。
【三】贾元春判词中隐藏清朝线索
说到贾元春省亲,不得不说贾元春判词提到的一句【榴花开处照宫闱】,其中榴花正含有《红楼梦》以清朝为蓝本的一点重要线索。
【庆清朝·榴花[宋] 王沂孙】
玉局歌残,金陵句绝,年年负却熏风。西邻窈窕,独怜入户飞红。前度绿阴载酒,枝头色比舞裙同。何须拟,蜡珠作蒂,缃彩成丛。
谁在旧家殿阁?自太真仙去,扫地春空。朱幡护取,如今应误花工。颠倒绛英满径,想无车马到山中。西风后,尚余数点,犹胜春浓。
贾元春的“榴花”有人认为影射她有孕,其实大错。根据《庆清朝·榴花》所指,“榴花”为重瓣榴花,乃观赏不结果实之花。
最主要《庆清朝·榴花》不读音,只看字,已经点出清朝。贾元春的判词中“榴花”出处,正是曹雪芹引自王沂孙的《庆清朝·榴花》。
综上,争论《红楼梦》是明朝故事还是清朝故事没有意义。《红楼梦》本身是借历史讲故事,并非用故事藏历史。如此阅读小说是本末倒置。若是红学家还可以据此探究,但读者若如此就完全没必要,可惜看懂的人并不多。《红楼梦》成书于清朝,借鉴了大量清朝的历史,一如《金瓶梅》借宋朝背景讲明朝故事,不能说《金瓶梅》就藏了宋朝或者明朝某些隐晦的历史,只是借历史讲故事而已。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