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一般是指质量小于恒星很多,自身不发光,且受恒星引力牵制围绕着恒星公转的天体。
太阳系的行星原来有九颗,2006年第二十六届国际天文联合会上,冥王星被取消了行星资格,这样,太阳系行星就成了八颗,也就是八大行星。肉眼一般能看到的行星有五颗,即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这五颗行星古代就被中国的天文学家和星相师们所重视,以五行相匹配,即金木水火土(星);用天文望远镜还能看到其他几颗肉眼看不到的行星,即距离我们最远的太阳系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被踢出行星队伍的冥王星也能被望远镜看到。
行星本身都不发光,是依靠反射恒星的光才被看到,就像我们看到地球上所有本身不发光的东西,是靠反射阳光和灯光才被我们看到。太阳系的行星就是靠反射太阳光才能被我们看到,其亮度与这些行星围绕着太阳运行时与太阳的距离和角度,人类肉眼观测的光照角度而变化。就像月亮,当我们看到的是太阳从正面照射月球时,就是满月,亮度就高;而看到太阳照射到月球侧面或背面时,就只能看到部分月亮甚至看不见,亮度就低甚至没有。
肉眼能看到的五大行星,金星最亮,是夜空中所有星星中最亮的星星,其次是木星和火星,这两颗星的亮度会根据距离我们远近变化和观测角度变化,相互超越,有时是木星更亮,有时是火星更亮。之所以这样,是金星距离我们最近,最近时只有四千多万公里,且体积和地球差不多;火星距离我们第二近,最近时只有约五千五百万公里,但体积只有地球的百分之十五;木星虽然距离我们稍远,最近时也有六亿多公里,但由于木星体积很大,是地球的一千三百多倍。因此金星是最亮的星星,木星有时候亮度与金星相当,常常超越火星。
肉眼能看见的五大行星中,土星和水星观测难度大点。土星虽然体积也很大,是地球的七百四十五倍,但距离地球是五颗行星中最远的,最近时也有十二亿多公里,因此看起来比其他几颗行星都要暗一些;水星虽然很小,但距离我们并不远,只有九千多万公里,又距离太阳很近,因此也较亮,按理观测并不难,但正是由于距离太阳太近,从地球方向看,水星与太阳基本会同时出现,就常常隐藏在太阳强烈光芒中,一般就难以观测到,据说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终身都没有观测到水星,而引为遗憾。
行星有气态行星和岩石行星,八大行星中有四颗是岩石行星,又被称为类地行星,即类似地球这样的行星,从距离太阳最近数过来就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还有四颗气态行星,又称类木行星,就是像木星,主要由气体组成,从火星往外延伸数过去,就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天体的亮度以视星等划分,数值越小越亮,还有负数,负得越多越亮。如太阳视星等为负二十六点七等,月亮最亮时视星等为负十二点六等。人眼肉眼观测极限能看到最低亮度的星星视星等为六等,六等以上就看不到了。视星等每提升一等,亮度增加二点五一二倍。也就是说五等星亮度是六等星的二点五一二倍;四等星亮度是六等星亮度的二点五一二倍乘以二点五一二倍,也就是约六点三一倍;一等星亮度则是六等星亮度的二点五一二的五次方倍,即约一百倍;太阳亮度是月亮亮度的约四十四万倍,是一等星亮度的约一百九十亿倍。
夜空中人类肉眼最多时能够看到全天的星星有六千多颗,这些闪闪发亮的星星基本都是恒星或星系,行星极少,只有前面介绍的几颗。这些行星都和地球一样在自己的轨道上围绕着太阳公转,与地球的距离就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看起来就会在相对不动的恒星中运动,每天位置不一样,这也是行星这个名词的由来。但这些运动大致是围绕着太阳的黄道面进行的,这个黄道相对地球赤道形成23°26′的夹角,因此我们可以在夜空中看到,这些行星会散布在从东方到西方一条弧线上,就是太阳升起和落下的这个轨迹上。这些行星由于公转轨道和速度的不同,有时靠近,有时疏远,有时候还会与月亮串成一条线。
肉眼能够看到的五颗行星,它们的视星等最亮时可达:金星为负四点九等,木星为负二点九四等,火星为负二点九等,水星为负一点九等,土星为负零点三等。天王星一般看不到,但最亮时能达到五点七等,接近人眼观测极限,因此如果视力很好,且观测条件极好的情况下偶尔会被勉强观测到,但这种情况极少。海王星的亮度最大时视星等也只有七点八等,人类肉眼就无论如何也看不到了。而所有恒星中,最亮的是天狼星,最亮时视星等为-1.46,还没有水星亮。
因此,所谓在地球上只能看到太阳和月亮,看不到其他行星的认识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