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谁统一了三国天下( 三国为何由晋统一)

100人浏览   2024-12-29 11:00:03

三国为何由晋统一?

我们都知道,最后统一三国的是司马氏,三国演义中把司马懿父子三人的奸诈腹黑、手段毒辣刻画的入肉三分。根据三国演义的剧情来说,晋朝之所以取代曹魏政权进而统一中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司马懿父子的足智多谋和阴险狡诈

当然,马氏能取得天下,确实和司马懿父子高明的政治手段有直接的关系。但是,难道真的是仅凭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的运作,就可以撼动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为什么曹操、诸葛亮这些政治军事能力都不在司马懿之下的人,都没有统一天下?历史的答案自然不是这么简单。那么,真正促使晋朝统一的原因是什么?

我认为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那就是司马懿继承了袁绍的遗志。我们知道曹操在官渡之战当中战胜了袁绍,进而统一了中国北方。在三国演义当中,袁绍的形象一直都是刚愎自用,优柔寡断,而正史当中的袁绍,也好不到哪去。

三国志当中记载,郭嘉评价袁绍就是想礼贤下士,却不会用人;做事头绪太多,却不得要领;喜好谋划,却没有决断,就是这么一个看似没有什么王者气度的人,作者怎么会把他和老谋深算的司马懿联系到一起?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能把目光只局限在袁绍和司马懿的个人身上,而是要看一下他们所处的社会阶级。我们先来看袁绍,袁氏家族在东汉是一个了不起的名门望族,当时袁家被称作是四世三公。三公在东汉是太尉、司徒、司空三个官职的总称相当于是丞相一级,也就是所谓的位极人臣。袁绍就是凭借他家祖上四世三公的政治资本,才成为了东汉末年的第一大军阀。

那么司马懿家族又如何?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曾经担任过京兆尹,相当于是北京市的市长或市委书记。爷爷、叔叔等也都担任过地方的行政或者军事长官。虽然没有袁绍家四世三公那么风光,不过,司马家也算是世代为官的高门大户。像是袁氏和司马氏这样世代为官,在当时有影响力的家族,就被称为士族门阀,或者叫做儒家豪门。所以,作者所说的司马懿继承袁绍指的并不是对袁绍个人意志的继承,而是指司马懿继承袁绍所代表的士族阶级的意志。

士族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它是贵族和贫民的中间阶层,存在的意义就是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到了东汉时期,这些士族已经发展成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阶层。他们以儒学立身,门生故吏,遍及天下。他们中的一些家族凭借着这些政治资源发展壮大,成为当时的豪族,也就是士族门阀。

那么,三国时期的主角曹操、刘备、孙权又都是什么出身?他们都不是士族出身,三个人当中出身最好的是刘备了,有个皇帝叔叔的名片,已经是隔着十万八千里的亲戚了。三国志里讲,刘备早年和老母靠卖草鞋为生。再来看孙权,孙权出身也很一般,他的父亲孙坚开始不过是一个县城小吏,后来是凭借着军功一点点做大做强。三个人当中,出身最不好的是曹操了,他的父亲是宦官的养子。宦官是当时最让人看不起的一类人。像曹操、刘备、孙权这样出身不好的人,被称作寒门。他们的崛起完全是因为东汉末年的战乱的原因。

不过袁绍在官渡之战败给曹操,所以士族只能是暂时隐忍,等待下一次机会到来,那就是曹操死后,曹丕继位的时候。曹丕想要称帝,就必须要得到当时势力强大的士族阶级的支持,因此,看准机会的士族集团开始在各方运作。

这个时候,有一个叫陈群的士人,起了关键的作用。他向曹丕提出了九品中正制这一选官制度。这个制度简单来说就是朝廷下旨让地方派中正官为当地人评定等级,等级高的就可以做高官,而等级低的只能做小官。陈群提出的这个制度的结果就是让豪门士族掌握了人事任命权,最后士族子弟大多会得到很高的评定等级,而寒门出身的人只能被评为较低的等级。这就让这些士族子弟可以世代为官,所以就有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的说法,也因此,士族豪门在此之后不断的坐大,甚至到了威胁皇权的程度。

而当初曹操的人才选拔标准是唯才是举,也就是不看德行和出身,只看能力。这与以儒学立身的士族阶层思想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也正因为这样,当时的许多士人是很不情愿服务于曹氏政权,其中就包括了孔子的后代孔融。他后来就因批判曹操,被曹操杀了。

出身寒门的曹操选择了唯才士举的务实路线,但这也让曹魏政权与儒家士族产生了隔阂。因此,虽然后来曹丕做过妥协,但曹魏毕竟是一个寒门政权,当出身儒家士族豪门的司马懿站出来的时候,自然就更容易得到士人支持。所以可以说,司马氏取代曹魏是士族阶级与寒门阶级的斗争中取得胜利的结果。

当然曹魏灭亡客观上也有原因。比如,新魏主更换太快,后期年龄太小,难以驾驭士族群臣;曹魏宗室权力被过分削弱,煮豆燃豆箕,司马氏夺权时,曹魏皇室没有外援;司马懿太长寿等等。

蜀和吴情况又如何?蜀汉的内部矛盾不比曹魏。蜀汉政权其实有三种势力构成,刘备亲信的荆州士人,刘璋旧部的汉中东州士人和益州本地士人,而益州本地士人地位最低,这就让三个集团的士人有了很大的矛盾,所以当司马昭伐蜀时,益州本地人集团几乎全面的支持投降。

本来蜀汉内部,荆州派和益州派就一直在掐架,刘备和诸葛亮在的时候还镇得住场子,蒋琬、费袆不大镇得住了,但好歹还能维持平稳。可谯周《仇国论》出来之后,这种平静被彻底打破了,荆州派和前益州派的矛盾直趋白热化。荆州派认为益州派是叛徒,益州派认为荆州派是一群伪君子,一群拿着益州的钱粮和青壮一次次发动战争,作着无谓尝试、只为了实现自己野心的伪君子!这两派斗得死去活来。谯周这位西蜀重臣、曾经犯颜直谏的忠臣,只用一篇《仇国论》就把整个西蜀的精神支柱给打垮了,更将诸葛丞相花了十几年时间一点点培养起来的内部凝聚力给打了个粉碎,以至于当邓艾经阴平小道进入成都平原的时候,各地蜀军几乎是望风而降,再无半点曾让曹魏精兵名将畏蜀如虎的风采。

那吴国是三国里寿命的最长的,原因又是为什么?因为孙权的妥协,大批起用吴中世人,给足了吴中世人的面子,像是火烧连营的陆逊,后来成为丞相的顾雍,都是出身吴国本地的。

而司马氏之所以能够统一三国,除了司马懿父子的苦心经营,更多是得益于当时世人集团的支持,后来统一天下的司马炎,所代表的绝不只是司马氏一个家族,他们所代表的是当时天下士族门阀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