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以前的实体产品还是现在的软件产品,都有一个规律——只要获得市场认可,有一定发展空间,就会有很多人争相模仿,复制你的产品,然后产品市场泛滥,直到这个产品生命周期结束。
这其实就是产品价值的体现过程,产品价值决定了你的产品在竞争中处于什么地位,能够发展得多好。
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产品价值,百度百科是这么解释的:
产品价值是由产品的功能、特性、品质、品种与式样等所产生的价值 。
也有一些人把产品价值用公式表达出来:
实体产品价值=产品数*单个产品价值
互联网产品价值= 用户数*单个用户价值
我们不去评论别人的观点是否正确,但是对于产品价值能用公式表达出来这一点是不认同的,可能是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咱们不去过多讨论,只说一下我个人的理解。
产品价值就是能解决什么问题。这句话虽短,但是我觉得这就是产品价值的定义,产品的存在必须有个背景,有需要才有人想办法解决,然后出现相应的产品。
产品价值的受益方有两个:一是产品的提供方,二是产品的使用方。
产品提供方一般是企业,或者一些独立研发个体和团队。这些人会根据市场需求,制作出很多产品,帮助用户去解决一个或多个问题。
这个产品可以让企业获得现金或者其他收益,是他们持续提供服务的动力,但产品所带来的收益并不是产品价值,而只是产品价值的体现,这是有本质区别的。
有很多人会把产品价值多大与收益多少挂钩,这是比较浅层的理解。
产品使用方是用户,使用这个产品的人。不管是实体产品还是软件产品,最终都是要被人所使用,才能体现出价值。想要用户去使用产品,就必须解决用户的一些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程度就是产品价值的体现,这里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产品和需求分析的过程。
产品价值决定了一个产品生命周期的长短。产品的生命周期是从需求到下架的过程,这个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初期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衰落阶段,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因为这是产品规律,哪怕是曾经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70%的诺基亚也不能避免。
那么,到底是什么影响产品的生命周期呢?
原因有很多,但我觉得最大的原因还是产品价值。
因为产品解决了用户的某个问题,所以有了存在的意义,有用户为此买单。但是产品价值本身是个变量,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的,如果企业不能及时调整,那么这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将会提前结束。
1973年,第一部商业化手机问世,当时谁也不知道它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变,自然也不知道它的生命周期有多长。手机发展到现在经历了2G、3G、4G和即将到来的5G时代,同时也有很多新技术的诞生延长了手机的生命周期。
每一个技术变革对产品价值的影响都是不容小视的,如果不去改变,那你的产品就不会持续获得用户的认可,这就是创新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自然有很多的反面例子,比如诺基亚,一直沉醉于功能机时代的辉煌,现在手机市场已经基本没有诺基亚什么事了。
产品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的明确不同阶段的产品价值,比如手机这个产品,一开始的价值是通讯,连接人与人,慢慢的产品价值变为上网、拍照等,如果一直坚守“初心”,无疑就是诺基亚的结局。
“流量”是指使用某个产品的用户群体大小,会随着使用环境、产品类型变化,但是对于某个特定行业来说,用户群体是固定的,不同竞品之间会存在用户重叠的现象,所以需要产品价值对吸引流量做出贡献。互联网时代,人口红利已经消失,所有的产品都在跟竞品抢用户,除非有技术创新,否则别无选择。
留下生活的瞬间是一个需求,所以照相机出现了。当需求不再只是留下影像,而是变为留下美好的影像时,照相机无法再满足需求,需要让记录的影像更加漂亮,美颜相机就体现出更高的产品价值。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产品价值的变化,如果一款相机产品只是停留在留下影像这个产品价值上,那么它的用户群体就无法扩充,反而会被其他更高产品价值的相机产品所取代。
不同的产品能解决的问题不同,产品价值也不一样。产品价值可能有很多属性,比如时效性、行业差异性等,但是更重要的还是稀有属性。
如果市场上解决一个问题的产品只有特定的一两个,它就越稀有,产品价值也就越高。比如公有云,首先云是一个大趋势,可以解决未来的很多问题,但是云同时是一个高成本的产品,导致能提供这种解决方案的产品并不多,这就显得云产品的价值很高。
这么一看,稀有属性就有两个特点:一是解决的问题是痛点,二是可供选择的产品很少。
说到这里就让我想起马云的一些话,对新兴事物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这其实就是在描述发现稀有产品价值的过程,如果你能先人一步看见产品价值,那就能领先别人。
产品价值的分析,其实就是商业分析、市场分析和产品分析的过程。
抛出这几个概念,相信大家都对产品价值分析有所了解了。但是,应该很少有人真的懂产品价值分析,这是很高阶的能力,我只能说说自己的理解。
我们经常把价格理解为产品价值,这不是很准确,比如一瓶水的产品价值是解渴,但是在泰山顶和泰山底的价格是不一样的,不能因此就说这两瓶水的产品价值不一样。价格往往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山底和山顶的运费差异,山顶可供选择有限等等。我们在分析产品价值时也不能仅仅以某个因素作为参考,应该综合分析,找到本质。
产品引爆点是不是产品价值呢?
做过竞品分析的同学可以好好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引爆点可以让产品在短时间内获得很大的进步,包括用户量、知名度和收益等等,但是产品引爆点往往受非产品因素影响居多。回想一下,一个从0到1的产品,在冷启动阶段都有什么手段,你可能就会理解我的意思。
如果我们仔细留意一下,身边并不缺乏这样的例子,通过朋友圈就能举出很多案例。旅行青蛙、AI换脸、来往等等,在某个阶段都是引爆点,轻则几百万的新增用户,但你或者你身边的朋友,有几个人还在用这些产品?
产品引爆点短期内会让数据变的很好看,但这一切都是受产品策略和运营手段影响的,并不是产品价值的体现。
产品价值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也许一百个产品就会有一百种理解,能够确定的是有价值的产品不一定有人用,但是没价值的产品一定没人用,这是不变的道理。
如果你是一名产品经理,明确自己要做的是找到产品价值并实现它;如果你是一名运营,明确自己需要通过一切办法去放大产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