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结婚年龄是多少岁可以领证(允许登记结婚的年龄并不等于实际结婚的年龄)

293人浏览   2024-04-04 10:01:19


新闻报道说,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提议,将法定婚龄调整至男女均为18岁。看到这则消息不少人激动,我也是很激动。18岁就能结婚,让我这样奔四的还没结婚的人显得有点尴尬。

但是和很多人一样,这样想显然是不全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这个法条的意思有三点:男女允许结婚的年龄不一样,男生不到22周岁不能登记结婚,女生不到20周岁不能登记结婚,鼓励晚婚晚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到男22岁女20岁这个法定婚龄,领不了证。

需要清楚的是,允许登记结婚的年龄并不等于实际结婚的年龄。调整法定婚龄,并不必然会导致适龄人在18岁结婚。法定婚龄的含义:最低结婚年龄。不到这个年龄,不允许登记结婚。正确理解法定婚龄的含义,才能正确理解这条提议的含义。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不少未婚先育的人因为达不到法定婚龄,只能暂时通过摆酒席宣告二人的结合,等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后才去领证;也会发现,很多满了18岁却达不到现行法法定婚龄的女孩,怀孕之后因无法登记结婚而选择人工流产。降低法定婚龄,可以让那些18岁就有家庭、有孩子的人早日登记,受到法律保护。

当然,降低婚龄的劣势也是很明显的。18岁,是高中刚刚毕业的年龄;18岁,是大多数人尚未走向社会的年龄;18岁,是还没有独立承担家庭能力的年龄。如果降低法定婚龄,是想通过让年轻人更早结婚生子,从而增加人口出生率,填补人口红利过后劳动力不足的缺口,感觉这个圈子兜得有点大。居高不下的房价、物价、彩礼钱与自身得不到充分发展产生了巨大冲突和矛盾。

有人说,降低法定婚龄,不过是把年轻人大学毕业(二十多岁)之后都难以解决的这种冲突矛盾,提前到了他们切完生日蛋糕、完成成人礼的那一刻。我认为这个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是表达出来的内涵还是很形象的。

有网友说,降低法定婚龄会提高离婚率,这也有迹可循。现代社会成年人的离婚率已经很高了,降低法定婚龄后,如果18岁结了婚发现不合适,你无法期待这些有更多发展可能的年轻人,会死守着一份无味的婚姻,结果离婚率也就必然会大幅上升。

在一则询问民众关于降低法定婚龄看法的街头采访中,有网友评论说,就我接触到的范围来看,18岁允许登记结婚,只是让人多生小孩罢了,君不见我们镇上,有两个小年轻,高中时候就在一起生了一个孩子,后来男生考上大学,见异思迁,从而产生了抛妻弃子的悲剧。这个情况虽然是个别现象,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但是从客观上讲,广大的中西部教育不发达地区,降低法定婚龄,短时间内负面影响可能要远大过立法者的积极设想。

可以预见,降低法定婚龄,反而会给那些原本就不重视子女教育,尤其是不重视女孩教育的家长以口实,逼着子女过早结束学业,参加劳动工作,失去了教育改变命运的机会。

现代社会年轻人晚婚晚育,已经从之前遵循法律的硬性规定发展成为一种“内心自觉”,这一方面是人们接受教育的年限显著增加,客观上延后了结婚年龄,尤其重要的是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之后,她们拥有了独立的经济地位,使得延续几千年的女性传统角色发生改变,女性不再是围绕着结婚生子相夫教子而活,而是可以投身到几乎所有之前受男性角色把控的工作中去,甚至完成得比男性更好。

这种良性循环,也更促进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政策、法律的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出生率、人口净增长、老龄化、人口红利不再等社会发展问题,都不是单个因素导致的。其实从其他方面着手,解决好就业问题,切实提高人均收入,让民众敢于消费,不再视子女教育为畏途,不再抱有“如果给不了最好的那就不要把子女带来这个世界受苦”的起跑线意识……

我相信,也许根本不需要降低法定婚龄,光是二胎政策等生育政策的松动,就足以让前述各项指标健康发展了。

当然,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