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海林市属于哪个市哪个区(黑龙江海林行政区的演变)

100人浏览   2024-11-20 08:46:35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下辖的海林市境内,远在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末期,就有人类居住。

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曲波同志所著的剿匪题材小说《林海雪原》,曾传遍大江南北,小说内容的主要素材及背景就来自这里。而侦察英雄杨子荣同志,也曾战斗于此。

自从清康熙五年(公元一六六六年)宁古塔将军驻地,由今海林旧街乡古城村迁移到今宁安县城后,一直到解放前,这里再没建立过县级行政机构,始终归宁安县管辖。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侵华日军投降后,党中央于十二月间派张闻天同志为领导的工作团,来宁安地区开辟工作。

一九四六年五月十七日,将归宁安县管辖的五林、仙洞(现朱家镇)、柴河、柳树河子、二道河子区划分出来,成立五林县。县政府设在五林镇,首任县长冯秉天,副县长张学春。

一九四七年八月十五日,又将归宁安县管辖的海林、山市、文明(后改石河)、新安、海浪(一九四八年九月,新海县与五林县合并成立海林县时,将海浪区又划归宁安县,同时将牡丹江市郊兴隆区划归海林县)区划分出来,成立新海县。

该县是由李欣(女)同志负责组建的,县名来源于新安区的头一个字"新",海林区的头一个字"海",组成新海县。县政府设在海林镇。办公地点在海林镇正阳街路南,后来的五金商店旧址。首任县长刘克文,副县长李欣(女)。

宁安县城旧照

一九四八年九月二十日,经松江省政府批准,将新海县与五林县合并,成立海林县。县名来源于新海县的第二个字"海"字,五林县的第二个字"林"字,代表两县合并而成海林县,恰与海林镇的名字相吻合。

二支队(田松支队)进驻海林

当时县政府设在牡丹江市,县委、县政府开始在牡丹江市太平路东,也就是现在市人民银行所在地。十月末左右,县委、县政府从太平路东搬到日照街路北,也就是后来老市政府北大门外路北的一所二层楼办公。

一九四九年四、五月间,县政府又从日照街路北,搬到东一条路西北角,光华街路南,也就是后来的百花园饭店。县委仍在日照街路北未动。

牡丹江军区剿匪部队在海林召开的英模表彰大会

县委书记王希克、副书记陈英、县长刘克文。它的行政区域:新海县的四个区(海林、新安、山市、石河),牡丹江市分划给一个区(兴隆),五林县的五个区,共计管辖十个区。

一九五六年三月十三日,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文件通知,国务院决定撤销海林县。将海林县管辖的五林、朱家、柳树河子、柴河、二道河子五个区划归林口县管辖。

海林旧照

海林、新安、山市、石河、兴隆五个区划归宁安县管辖,同时将兴隆区的江南、七河、下乜河、兴隆、海浪、柴河区的桦林工农、互利、镇江……等村屯划归牡丹江市郊区政府管辖。

一九六二年十月二十日,国务院第117次全会通过"关于恢复海林县制"的决定。十月三十日,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黑办秘未字第2728号文件通知,恢复海林县。

海林旧照

在未下达正式通知之前的七、八月间,省委派生世杰、牡丹江地委派王成海二位同志负责,开始筹备恢复海林县建制工作,筹设处办公地点设在牡丹江市虹云桥北的商业干校。

后来经上级决定将恢复建制后的海林县政府设在距离牡市二十余公里的海林镇(即现在的海林镇)。恢复建制后的海林县政府于十一月十五日正式对外办公。办公地址在海林镇林海路西,胜利街路南的一所二层楼。

海林旧照

一九六四年初搬到老县委办公楼。经上级决定恢复建制后的海林县行政区域是:海林镇、海南公社、石河公社、横道河子镇、新安公社、旧街公社、长汀镇、柴河镇、二道河子公社、三道河子公社,共计管辖四镇六个公社。

一九六三年末前,县委书记田福春,副书记杨恩彬、生世杰、王成海、狄忠学。县长杨恩彬(兼),副县长林振华、庄文清、金华山。

海林旧照

一九六三年末前,省、地直驻海林县的单位:海林林业局、大海林林业局、柴河林业局、山市种马场、横道河子野牲动物饲养场、红海林农场。

恢复建制后的海林县,当时的土地总面积约九千五百多平方公里,人口(包括驻县各单位在内)约二十一万七千人左右。

海林旧照

到了1980年,海林县隶属于牡丹江地区行政公署。在1983年10月时,牡丹江地区开始地、市机构合并,实行市管县的领导体制后,海林县改隶牡丹江市。

199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海林县设立海林市(县级),由黑龙江省直辖,牡丹江市代管至今。